“天馬故鄉”武威即將亮相央視《中國地名大會》第二季
原標題:“天馬故鄉”武威即將亮相央視《中國地名大會》第二季
中國甘肅網1月20日訊 (本網記者 張蘭琴 )記者從武威市文體廣電和旅游局獲悉,“從地名看文化,從文化看中國”,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和民政部聯合攝制的中國首檔大型地名文化類節目《中國地名大會》第二季正式回歸,節目將于1月23日起,每周六在央視中文國際頻道(CCTV-4)19:00檔首播,每周日在央視綜合頻道(CCTV-1)22:30檔重播。新一季的《中國地名大會》將繼續引領觀眾循著地名的軌跡,縱覽泱泱中華之山河璀璨,領略華夏文明之風骨華章。值得一提的是,位于河西走廊的甘肅武威將在節目上亮相,向國內外展示“銀武威”的厚重歷史和燦爛文化。

《中國地名大會》第二季宣發海報
作為中國首檔大型地名文化類節目,《中國地名大會》第二季延續了第一季的精品制作理念,以地名知識為載體,從地理、歷史、語言、民俗、文學等各個角度全方位展現中華大地的萬千風貌,解讀地名背后深厚的人文底蘊,喚起全民愛國愛家情懷。在此基礎上,做了諸多優化提升。節目新增“地方展演”環節,邀請到江蘇揚州、甘肅武威、新疆昌吉等18個地方的黨政領導親自帶隊,將當地特色的人文風光、地域美食、非物質文化遺產等,以展演的形式搬上舞臺,生動展示地名背后所承載的深厚歷史文化,突出地名文化與當地生活的關聯性,讓觀眾更直觀地領略到各地地名豐富的文化內涵,一起縱覽璀璨的大美河山,品讀地名蘊藏的文化基因。

武威雷臺景區(中國旅游標志“馬踏飛燕”出土地)
武威,擁有4000余年的文明史及2000多年不間斷的城市文明。作為“五涼古都”“西夏輔郡”, 武威以其厚重的歷史和多元燦爛的人文底蘊著稱于世,被賦予“河西都會”的美譽,曾一度是中國西北地區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的中心。

天梯山石窟(中國早期石窟藝術代表)

涼州會盟紀念館(西藏納入中央政府行政有效管轄的歷史見證地)
千百年來,絲路綿延的武威大地留下了太多的華彩篇章,也封存了太多史不絕書的古老印記。“中國旅游標志之都”“中國第三大孔廟”“中國石窟鼻祖”“西藏正式回歸中國行政版圖歷史見證地”等不朽圖騰風采依舊,而上承建安、下啟隋唐的“五涼文化”“涼州七里十萬家”的盛唐氣象,歷代文人墨客所留的千古絕句《涼州詞》,印證"隴右文風盛行”的明清世風,躍動著古典韻美的西涼樂舞,歌頌著古往今來忠孝賢良的涼州賢孝,傳承著豪邁雄風的涼州攻鼓子等人文瑰寶也在世人的矚目中永久流傳。
武威將借此機會,在這一季的《中國地名大會》上一展風采,成為更多人向往的詩和遠方。
相關新聞
- 2017-01-20隴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隴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隴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隴周刊(2017年 第6期)
精彩推薦
關注我們



